一、概述:
本方案旨在为合肥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系列基于STM32单片机和ESP8266/ESP32模组为核心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包括水质检测物联网、油烟监测物联网等项目。通过整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稳定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二、功能模块介绍:
1. 河道与水体质量监控
- 水质检测传感器: 采用电导率和PH值等参数的高精度感应器,实时监测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资源。
- 通讯模块: ESP32模组实现数据传输至云端平台,并结合4G/CAT1通信技术确保稳定连接。
2. 油烟排放监控
- 气体传感器: 用于检测厨房内PM2.5、CO等有害物质浓度,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 GPRS通信模块: 利用4G网络将油烟数据上传至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和预警通知功能的实现。
3. 道路交通监控
- Lora无线传输: 在城市道路部署LORA模块,实时收集车流量信息并上传给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处理。
- CAT1通信技术: 与4G网络相结合使用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智能安防
- Pir人体感应器: 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有效识别,提高社区的安全防护水平。
- 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用于构建低功耗广域网(LPWAN),确保各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效率与可靠性。
5. 智能家居
- MQTT消息队列: 实现设备间的高效通信,简化应用开发流程并提高用户体验感。
- BLE蓝牙技术: 用于连接手机等移动终端与家庭智能硬件产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操作。
三、系统架构和技术选型分析:
- STM32单片机:因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成为本方案的核心处理器选择。同时支持多种开发环境如Keil MDK等工具链的集成。
- ESP8266/ESP32模组:具备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并且内置Wi-Fi和蓝牙功能,在物联网领域广泛应用中表现出色。
四、技术难点及开发周期预估:
- 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校准与处理,需投入一定时间进行调试优化工作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
预计耗时:2-3个月 - MQTT协议的消息订阅发布机制实现难度较大,在保证消息传递效率的同时还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问题;
预计耗时:1.5-2个月
五、人员配置建议:
- 硬件工程师3人,负责传感器选型及电路板设计开发工作。
- 软件研发团队6名成员(包括项目经理一名),主要职责为编写嵌入式程序代码并完成相关测试任务;
- 项目管理1-2位人员进行整体协调与进度把控等辅助性事务处理职能分配,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实施落地。
六、施工周期:
- 根据上述技术难点预估及人力配置情况综合考量后得出结论:预计总开发时间为10-12个月左右。在此期间内完成从需求分析设计到最终产品交付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欢迎咨询:
- 联系电话: 18969108718,陈经理;
微信同号:18969108718。
